帽儿山实验林场
数字东林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科学研究

老山实验站

首页 / 科学研究 / 老山实验站


一、站区简介

(一)地理环境

老山野外科研站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教学区东部山区,地理坐标:(45°271N127°574E),平均海拔300m,最高海拔808m。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8℃,≥10℃积温2000~2500℃,无霜期120~140d。年平均降水量723 mm,年均蒸发量1093 mm。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土层厚度50 cm左右。该区原始地带性植被为阔叶红松混交林,现存植被以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人工林为主,与天然次生林呈镶嵌分布的景观格局。自然景观丰富,森林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丰富,初步调查有植物900余种,哺乳动物40余种,鸟类255种。

(二)研究方向

野外科研站是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教学区科研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托,是教学区服务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老山野外科研站重点开展以下研究:

1、 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研究。

2、 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保护技术示范。

3、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4、 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机理研究。

5、 经济林暨生态经济型林业生态工程构建配套技术研究。

(三)教学区场站标准化建设

如何高标准、高质量服务来站实习和科研的广大师生,一直是教学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20年开始,教学区把深入推动野外科研站标准化建设作为四区(教学科研服务保障区、科技成果立体展示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森林文化体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秉持学生第一,教师优先的发展理念,高标准完成了老山野外科研站标准化建设。教学区全体职工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弘扬老一辈“人拉犁”精神,通过打造“一站一品”,使野外科研站从“基建硬联通”转变为“文化软联通”,强化“以林育人”,努力为高质量教学、科研做好服务保障,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1、硬件建设

经教学区场站标准化建设,已配备大批常规仪器和精密仪器设备。修建了住房、实验室、道路以及相应的生活和通讯设施等。2023年,完成老山野外科研站野外共享实习路线建设,满足科研站的科研、监测、教学和生产示范等工作顺利开展,充分保障教学及科研人员的日常生活及教学研究。

设备设施建设

已建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林外气象站,林内15-20M高观测塔3座,安装有辐射与森林小气候梯度观测的仪器,林内径流小区(200 hm23个,500hm2300 hm2大型集水区各一个,形成了森林水文观测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通讯:科研站距哈尔滨市约100km,并有高速公路、国道通往,站内配有汽车、车库,交通便利;有线电视、无线网络连接、视频会议系统等保障通讯顺畅。

实验用房:站区具备1间标准实验室(60m2),可用于样品的保存处理和数据分析。

食宿条件:站区有宿舍楼2栋(600m2),修缮于2022年;并具备食堂、会议室等。可同时容纳管理人员、教师等科研人员一百余名。

2、技术支撑

老山野外科研站设站长和副站长各1名,防火护林员2名。常规观测由教学区有关人员完成。并长期配有生态学科、土壤学科、森林保护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等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参与并指导常规观测和配合科研人员工作。

3、单位支撑

老山野外科研站19784月在原东北林学院造林研究室的基础上扩建成立的,依托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教学区建设1994年,经东北林业大学批准为老山人工林野外重点开放实验站以来,教学区在建设经费、仪器设备、人员配备、政策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成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规律研究”的站网之一,和水利部水土流失定位监测站点之一。同时,积极鼓励相关学科以此为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二、工作内容

丰富的自然景观、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类型以及动植物种类,为开展研究工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研的科研项目如下:

1、黑龙江省重大攻关项目“黑龙江省造林与绿化树种引选及培育技术研究”。

2黑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研究”。

3、国家林业局重点科技支撑项目“东北东部山区复层异龄天然林结构优化控制技术试验示范”。

4、中日合作项目“落叶松人工林对C循环的影响”。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要水源地水源涵养林在化学防护过程中对污染物的净化过程、机理及调控研究”。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东部山地水源涵养林土壤优先流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7、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温度和水分对天然水曲柳生长及材性的变异影响”。

三、取得成果

通过教学区高标准建设,使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对东北林区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重点攻关项目,先后获国家、省(部)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鉴定成果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4部。